2021年7月5日下午,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正高级教师黄新清教研员为2021年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三链”育人体系教学成果交流会作《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初探》的专题报告。
黄新清教研员的报告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内涵审视、比较分析、实践运用和联合教研。黄老师认为“一体化”教学不是重复,而是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应该各有侧重,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员工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员工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员工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员工的使命担当。黄新清教研员指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施评价、教学研究、资源建设、活动组织、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都需要“一体化”。黄新清教研员提到“赛研训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模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改善小学思政课的重要路径。黄新清教研员结合党史教育促政治认同和结合教材开展法治教育为例,分别展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中体会到不同学段针对同一内容教学,达到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从而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最后,黄新清教研员认为思政课联合教研,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路径。不同学段要开展联合主题教研,针对同一主题,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研究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实现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还需要广大教师和教研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教学策略、教学测评上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核心素养背景下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专题报告结束后,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的谭代超老师、河池市南丹县教学研究室的黄振化老师、贺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黄欣宇老师、来宾市兴宾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的温葵老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专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的谭代超老师就“一体化”背景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吸引力的教师角色定位进行思考,分别从传统教师观下的教师角色分析以及“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角色定位的现实必要性,从而对政治课教师角色进行定位与重塑。他认为政治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者和传播者、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者和政治情感的激发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员工发展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道德理想的先行者和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河池市南丹县教学研究室的黄振化老师就当前县域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他以河池市南丹县为例,指出现存问题为:“指挥棒”问题、团队问题、认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学习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高度重视,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地位和经济待遇;统一规划,加强团队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一体化建设基础。
贺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黄欣宇老师就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她分别从高中思政课程本身与初中和大学课程衔接困难和高中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实施一体化存在困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对策,从课程设计与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来论述。
来宾市兴宾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的温葵研究员就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思政“一体化”实施难点进行探究。他认为,当前县域中小学存在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新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不够及教师无岗位绩效奖励等问题,并提出加快补充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教师岗位绩效、落实以及对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等措施。